Skip to content

農曆=陰曆?--細說曆法--【史學生筆記】

農曆=陰曆?

冬至是計農曆嗎?
廿四節氣這些中國傳統智慧一定是以農曆計算吧?
農曆=陰曆?

其實全世界的曆法主要分為陽曆、陰曆和陰陽曆。雖然世界各地的人類自古以來都分別制定不同的曆法去計算時日,但總結至今都是圍繞這三個不同的方法去制定的。

陽曆,即是太陽曆,顧名思義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週期來編制的曆法,據說世界上最早的太陽曆是由埃及人發明的。

陰曆,古稱太陰曆,又或者月亮曆,是根據月亮運行的週期(月相)來編制的曆法,目前純粹的陰曆有伊斯蘭曆。

而陰陽曆,則是結合日月運行週期而編訂的曆法。其實大部份被稱為「陰曆」的日曆都是陰陽曆,包括中國、日本、朝鮮等日曆。

我們日常講的農曆/舊曆(中國傳統農曆),是陰陽曆的一種,以太陽週期為一年、月亮的朔望月為一月,然後加入閏月來平衡兩者之間的差距。所以,將農曆翻譯為 Lunar Calendar (甚至稱為陰曆)其實是蠻容易引起誤會的,因為陰曆的英文也是 Lunar Calendar (意思為月亮的日曆)。

至於我們現在用的西曆/新曆,又稱格里曆,則完全是太陽曆,一年365又4份之1日是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,所以每四年又會有一個閏年(在2月底多加一天),去維持日曆和太陽週期的一致。至於每個月的日子,就與月亮週期沒有關係了,要知道月圓月缺,必須要翻查農曆才知道。

古人將冬至到明年冬至的日子,分割為24段,稱為節氣,依次為: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驚蟄、春分、清明、穀雨、立夏、小滿、芒種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。這些節氣與天氣的轉變有莫大關係,以往主要作為農耕用途,是以太陽運行角度(每15°為一節氣)去計算的,所以農曆和西曆中都可以計算得到。

傳統農曆還會計算閏月、干支等,且待下回再談。